搜索
导航

论语网 > 论语二十篇 > 卫灵公篇 > 第三十四章

子曰:“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,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。”

发布:2022-07-30 15:21:28
论语·卫灵公篇·第三十四章(论语15.34)
(原文朗读)

原文

子曰:“君子不可小知(1)而可大受(2)也,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。”

注音

yuē:“jūnxiǎozhīérshòuxiǎorénshòuérxiǎozhī。”

注释

(1)小知:知,作为的意思,做小事情。

(2)大受:受,责任,使命的意思,承担大任。

翻译

孔子说:“君子不能让他们做那些小事,但可以让他们承担重大的使命。小人不能让他们承担重大的使命,但可以让他们做那些小事。”

解读

在这里,孔子再次向管理者提出了人才的重要性,并且指出人人都有长处,都有闪光点,都有可堪利用的才能。作为管理者,所要做到的就是知人善用、人尽其才。

这里的君子小人与前文不同,是从个人才能的角度划分的。孔子说“君子不可小知,而可大受也。小人不可大受,而可小知也”,意思就是,君子有大才,因而可堪重用;小人有小才,虽然不可委以重任,但也有可取之处,也可以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发挥才干。石头就是石头,金子就是金子,这没有办法改变。但不论是石头还是金子,都有可取可用之处。金子可以在流通领域或者器皿首饰上体现自己的价值,石头可以在建筑上体现自己的价值。但如果用错地方,二者不仅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,还可能成为废物。人也是这样,每个人都有别人没有的闪光点,都能发挥自己的作用。

战国时期,齐国的孟尝君礼贤下士,门客众多。但是,他却十分讨厌其中的某些人,打算驱逐他们。鲁仲连知道了,就去劝孟尝君说:“猿猴离开了,树木掉到了水中,就连鱼鳖也不如;如果要比经历险阻攀登高峰的本事,千里马就不如狐狸。勇士曹沫奋力举起三尺宝剑,打起仗来全军不能抵挡;但假使与农夫同处田野里比赛耕地,就绝对不如农夫。所以事物有长处也有短处,如果舍长取短,唐尧也有不如其他人的地方。”孟尝君听了他的话,就不再驱逐那些门客了,而且只要是有一技之长,都给予礼遇。

后来,孟尝君被秦王软禁在秦国。孟尝君派人去向秦昭王的宠妃求助,她要求以齐国珍贵的狐白裘作报酬。可是孟尝君初到秦国时,就已经把这件狐白裘献给秦昭王了。这时,孟尝君手下一个善盗的门客把狐裘给偷了出来。秦昭王的宠妃说服秦王,释放了孟尝君。孟尝君怕夜长梦多,就连夜奔回齐国。放了孟尝君之后,秦昭王果然后悔了,于是又下令追赶他们。这时孟尝君正走到函谷关口,时值半夜,按秦法函谷关鸡叫才开门。如果等下去,秦王的追兵就到了。这时,孟尝君手下一个擅长口技的人学起鸡叫,引得城内外一片鸡鸣。守关的士兵听见鸡叫,打开关门,放他们出去了。如果没有这些鸡鸣狗盗之徒的鼎力帮助,孟尝君是不可能顺利脱困的,可见他们也是人才。但是,鸡鸣狗盗确实难登大雅之堂,我们不能说这是君子之才,但是可以说是小人之才。

明白了这一点,就要提高两方面的认识,一是对自己,一是对他人。对自己要有信心,每个人都要认清自己的才能,不要觉得自己没有经天纬地的才干就自怨自艾。要知道大才小才都是才,大才做大事,小才做小事,不管大事还是小事,做好了同样是成功,都是在为社会作贡献。对管理者来说的,要善于发现下属的才能,善于利用他们的长处。有大才的人就安排他做大事;不能胜任重任的人,就安排他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,实现人尽其才,这才是真正科学的管理方法。

修改时间:2023-02-14 13:39:34
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:http://www.lunyu8.cn/2/wlg/463.html

论语网 - 国学经典《论语》阅读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