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导航

论语网 > 论语二十篇 > 泰伯篇 > 第十三章

子曰:“笃信好学,守死善道。危邦不入,乱邦不居。天下有道则见,无道则隐。邦有道,贫且贱焉,耻也;邦无道,富且贵焉,耻也。”

发布:2022-07-30 14:44:12
论语·泰伯篇·第十三章(论语8.13)
(原文朗读)

原文

子曰:“笃信好学,守死善道,危邦不入,乱邦不居。天下有道则见①,无道则隐。邦有道,贫且贱焉,耻也;邦无道,富且贵焉,耻也。”

注释

①见(Xiàn):同“现”。

翻译

孔子说:“坚定地相信我们的道,努力学习它,誓死守卫保全它。不进入危险的国家,不居住在动乱的国家。天下有道,就出来从政;天下无道,就隐居不仕。国家有道,而自己贫穷鄙贱,是耻辱;国家无道,而自己富有显贵,也是耻辱。”

评析

这是孔子给弟子们传授的为官之道。“天下有道则见,无道则隐”;“用之则行,舍之则藏”,这是孔子为官处世的一条重要原则。此外,他还提出应当把个人的贫贱荣辱与国家的兴衰存亡联系在一起,这才是为官的基点。

解读

在本章中,孔子首先强调处世要以“道”为准则。他认为,只有坚守住大道,才能成就自我。有学问,有信仰,然后依据社会环境发挥自己的能力和作用。时代环境允许,就出来兼济天下;社会动荡,则保全性命,等待机会,此所谓君子不处危邦。这段话,很好地反映出了我国儒士的进退取舍之道。

所谓“笃信好学,守死善道”,强调的是对“道”的坚守,至死不渝。孔门高徒曾子就是一个“守死善道”的典型。在曾子的一生中,一直都坚守着儒家的道统,为人处世无不谨慎小心,直至病重之时,才发出了一声“而今而后,吾知免夫”的感慨,守着自己的信仰走到了最后。这里的“道”,是一种信念,一种精神。如果没有牢固的信仰,人是很容易在纷乱的世界上迷失的。

君子为学,目的是学以致用。有了坚定的道德信仰,才能有正确的政治立场。为了国家和社会大众利益,既不屈从于来自上级的压力,也不会被下面的阿谀奉承所迷惑,更不会贪赃受贿,让金钱玷污自己的名节。到这个时候,就可以出来做官了。

儒家富有政治智慧,特别讲究出来做官的环境和时机。环境的选择原则是“危邦不入,乱邦不居”。所谓“危邦”,是指隐含着极大政治风险的国家或地区,这个国家或地区当时不一定是动乱的。西晋时期,齐王司马冏执政,请著名的文人张翰做大司马东曹掾。当时,惠帝暗弱,贾后强悍,诸王觊觎皇权。张翰洞察时事,认为大乱将至,于是托言见秋风起而思吴中莼羹和鲈鱼脍,弃官还乡。时隔不久,齐王司马冏兵败被杀,张翰因及时退隐而得免于难。张翰的做法,在历史上被传为佳话。

而“乱邦”则是指已经陷入动乱的国家或地区,这样的环境,不要说施展才能建功立业,而且想保全性命都不容易,所以应避而远之。历史上,中国社会多次陷入大动荡之中。东汉末年黄巾起事,之后是军阀混战,一向安定富饶的中原地区烽火连天,于是许多明智的士大夫举家迁徙,到相对安定的江南或荆州避祸。诸葛亮就从山东迁居荆州南阳隆中。在荆州较为安定的环境中,他不仅成功地保全了自己,而且获得了充足的学习时间和良好的学习环境。高卧隆中数年,诸葛亮修为成才华盖世的英杰。在此条件下,才有后来的刘备三顾茅庐,诸葛出山辅佐,并三分天下的美谈。

“天下有道则见,无道则隐”。说的是当天下太平,政治清明之时,君子可以出仕,一展自己的才能,造福于天下。若是天下无道,政治混乱,君子就应隐于世,在保全自身的同时,传道于后学。也就是说,君子隐现虽是可变,但是“道”不能废,学不可弃。君子或隐或现,应以天下是否有道而定,不应以个人的功绩作准。“邦有道,贫且贱焉,耻也;邦无道,富且贵焉,耻也。”若想理解这句话,关键在于这个“耻”字。在国家政治清明的时候,就应积极地入世,为民众贡献自己的力量和智慧。倘若没有这样做,那就说明缺乏责任感和仁爱之心,而且德行才能都不够。因此而处于贫困低贱之中,那是非常可耻的。在国家无道、政治混乱的时候,趁乱谋取富贵,也是可耻的行为。

孔子的这段话,在我国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,并且还将继续发挥影响力。他在本章中所阐明的个人在学问、信念、操守以及入世等方面的态度,为人们面临重大人生抉择时,提供了正确的指导,是极为高明人生智慧。

原文注音

yuē:“xìnhàoxuéshǒushàndàowēibāngluànbāngtiānxiàyǒudàojiàndàoyǐnbāngyǒudàopínqiějiànyānchǐ;bāngdàoqiěguìyānchǐ。”
修改时间:2023-02-07 15:52:22
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:http://www.lunyu8.cn/2/tb/345.html

论语网 - 国学经典《论语》阅读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