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,曰:“敢问崇德、修慝[1]、辨惑。”子曰:“善哉问!先事后得[2],非崇德与?攻其恶,无攻人之恶,非修慝与?一朝之忿[3],忘其身,以及其亲,非惑与?”
【注释】
[1]修慝:慝,音tè,邪恶的念头。修,改正。这里是指改正邪恶的念头。
[2]先事后得:先致力于事,把利禄放在后面。
[3]忿:忿怒,气愤。
【译文】
樊迟陪着孔子在舞雩台下散步,说:“请问怎样提高品德修养?怎样改正自己的邪念?怎样辨别迷惑?”孔子说:“问得好!先努力致力于事,然后才有所收获,不就是提高品德了吗?检讨自己的邪念了吗?由于一时的气愤,就忘记了自身的安危,以至于牵连自己的亲人,这不就是迷惑吗?”
【评析】
这一章里孔子仍谈个人的修养问题。他认为,要提高道德修养水平,首先在于踏踏实实地做事,不要过多地考虑物质利益;然后严格要求自己,不要过多地去指责别人;还要注意克服感情冲动的毛病,不要以自身的安危作为代价,这就可以辨别迷惑。这样,人就可以提高道德水平,改正邪念,辨别迷惑了。
【译文】子路说:“齐桓公杀了公子纠,召忽自杀以殉,但管仲却没有自杀。管仲不能算是仁人吧?”孔子说:“桓公多次召集各诸侯国的盟...
》》详细译文【译文】席子放得不端正,不坐。...
》》详细译文【译文】孔子说:“如果不先对老百姓进行作战训练,这就叫抛弃他们。”...
》》详细译文【译文】孔子说:“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,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。...
》》详细译文【译文】子路问什么叫君子。孔子说:“修养自己,保持严肃恭敬的态度。”子路说:“这样就够了吗?”孔子说:“修养自己,使周围的人...
》》详细译文【译文】孔子讲到卫灵公的无道,季康子说:“既然如此,为什么他没有败亡呢?”孔子说:“因为他有仲叔圉接待宾客,祝鮀管理宗庙祭祀...
》》详细译文【译文】孔子说:“《关睢》这篇诗,快乐而不放荡,忧愁而不哀伤。”...
》》详细译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