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导航

论语网 > 论语二十篇 > 乡党篇 > 第十六章

康子馈药,拜而受之。曰:“丘未达,不敢尝。”

发布:2022-07-30 14:41:00
论语·乡党篇·第十六章(论语10.16)
(原文朗读)

原文

康子馈药①,拜而受之,曰:“丘未达②,不敢尝。”

注释

①康子:即季康子,姓季孙,名肥,鲁哀公时的正卿。

②达:通,懂得,了解。

翻译

季康子馈赠药给孔子,孔子拜谢后接受了,却说道:'我对这种药的药性不了解,不敢尝用试服。”

解读

这是一则很有趣的故事,鲁国头号权臣季康子听说孔子生病了,很是热情,便派人给他送去了药品。这给孔子出了个难题,因为周礼里没有关于赐药的相关礼仪。如果比照赐食物的礼仪,孔子应该在拜谢之后立即尝一下,但是,药物不同于食物,在无法确定这些药的药性之前,随便乱吃是可能出大事的。如果拒绝卿大夫的赏赐,也是极不礼貌的行为。孔子是一个智者,轻松从困局中解脱出来。他先按照赐食物的礼仪,拜谢之后收了下来,但却未立即尝试。他向来人作了解释,实实在在地告诉了对方自己没有立即服食的原因:“我对这种药的药性不了解,所以不敢尝用试服。”孔子的做法,既体现了对季康子的感激和尊重,也在事关身体健康的大事上保持了足够的谨慎。一言一行,把礼仪敬诚之义表现出来,真是有礼有节,让人叹服。

礼仪是一种行为规范,就像法律一样,所能规范的事物总是有限的,而且落后于社会的发展。很多时候,人们面对着无礼可循的困境。这个时候,对于拘泥于礼仪的人来说,要么找一个性质接近的礼仪执行,要么放弃礼仪,按自己的想法去办。这两种做法都背弃了礼仪的精神,都是不正确的。正确的做法是,像孔子那样,在礼仪精神的指导下,作适当变通。这里我们应深刻理解礼仪精神实质,礼仪是以仁道为宗旨,以诚敬为内在感情要求,以期实现稳定社会秩序的行为规范。仅仅把它看成一种仪式或行为规范,是浅薄的。

只有把握了礼仪的精神实质,才能在任何情况下作出很好的应对,甚至是创造出合理的、新的礼仪规制来。孔子面对季康子的赐药,既对季康子表现了敬意,也表达了自己的诚意,这个做法足为后世效法,就等于创造了新的礼仪。

后世的智者,在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时,总能秉承礼仪精神,制定出合理的制度来,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。西汉元帝时期,匈奴呼韩邪单于归附汉朝,要入朝朝觐汉元帝,汉元帝该用什么礼仪接待,在古礼中就缺乏明确规定。处理得好,能保证边境的长治久安;处理不好,可能会伤害呼韩邪单于的感情,从而激其再变,那样边境就会永无宁日。对此,朝廷十分重视,召开专门会议讨论接待礼仪。当时丞相和御史大夫都认为应该用天子接待诸侯王礼仪,并建议把呼韩邪单于的位次排在诸侯王之后。而大臣萧望之则认为,不应该用臣属的礼仪来接待。作为外夷之君,应该视为对等国家,使呼韩邪单于位次在诸侯王之上,以示谦让。这样做,不仅显示汉朝的谦虚和大度,也有利于处理长远关系。如果将来匈奴人不再前来朝觐,也不算背叛。汉元帝最终采纳了萧望之的建议,按接待外国国君的礼仪接待呼韩邪单于,妥善处理这件事。显然,萧望之的办法是符合礼仪精神的。

对国家来说,礼仪事关国体,处理不好,会引起一系列麻烦。比如,明朝正德皇帝去世后,嘉靖皇帝即位,在如何称谓嘉靖皇帝生身父母的问题上,朝廷发生激烈争论,演变成一场震动朝野的大礼仪之争,使朝廷政局陷于混乱。再比如,乾隆年间,英使马嘎尔尼拜见乾隆皇帝,为相关礼仪问题争执不休,最终也未能协调好,使中国失去了一次与当时世界最强国相互深入了解的时机,为后来中国的没落埋下伏笔。这两件事,无论是嘉靖朝君臣,还是乾隆朝君臣,都没有真正思考礼仪的精义所在,拘泥固执,以致引发令人遗憾的后果。

处理礼仪问题,需要人生经验,需要大智慧,更需要对礼仪精神的深入理解。这一点,历史上的经验和教训都很多,值得我们借鉴。

原文注音

kāngkuìyàobàiérshòuzhīyuē:“qiūwèigǎncháng。”
修改时间:2023-02-09 22:28:53
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:http://www.lunyu8.cn/2/xd/211.html

论语网 - 国学经典《论语》阅读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