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导航

长沮、桀溺耦而耕,孔子过之,使子路问津焉。长沮曰:“夫执舆者为谁?”子路曰:“为孔丘。”曰:“是鲁孔丘与?”曰:“是也。”曰:“是知津矣。”问于桀溺,桀溺曰:“子为谁?”曰:“为仲由。”曰:“是鲁孔丘之徒与?”对曰:“然。”曰:“滔滔者天下皆是也,而谁以易之?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,岂若从辟世之士哉?”耰而不辍。子路行以告,夫子怃然曰:“鸟兽不可与同群,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?天下有道,丘不与易也。”

发布:2022-07-30 13:45:13
论语·微子篇·第六章(论语18.6)
(原文朗读)

原文

长沮、桀溺耦而耕①,孔子过之,使子路问津焉②。长沮曰:“夫执舆者为谁③?''子路曰:“为孔丘。''曰:“是鲁孔丘与?"曰:“是也。"曰:“是知津矣④。"问于桀溺,桀溺曰:“子为谁?”曰:“为仲由。”曰:“是鲁孔丘之徒与?”对曰:“然。"曰:“滔滔者天下皆是也,而谁以易之⑤?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⑥,岂若从辟世之士哉?''耰而不辍⑦。子路行以告。夫子怃然曰⑧:“鸟兽不可与同群,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?天下有道,丘不与易也。”

注音

chángjiéǒuérgēngkǒngguòzhī使shǐwènjīnyānchángyuē:“zhízhěwéishuí?” yuē:“wéikǒngqiū。”yuē:“shìkǒngqiū?”yuē:“shì。”yuē:“shìzhījīn。”wènjiéjiéyuē:“wéishuí?”yuē:“wéizhòngyóu”。yuē:“shìkǒngqiūzhī?”duìyuē:“rán。”yuē:“tāotāozhětiānxiàjiēshìérshuízhī?qiěércóngrénzhīshì, ruòcóngshìzhīshìzāi?”nòuérchuòxínggàorányuē:“niǎoshòutóngqúnfēirénzhīérshuí?tiānxiàyǒudàoqiū。”

注释

①长沮(jǔ)、桀(jié)溺(nì):两位隐士,真实姓名和身世不详。耦(ǒu)而耕:两个人合力耕作。

②津:渡囗。

③执舆:执辔(揽着缰绳)。本是子路的任务。因为子路下车去问渡囗,暂时由孔子代替。

④是知津矣:这话是认为孔子周游列国,应该熟悉道路。

⑤谁以易之:与谁去改变它呢?以,与。

⑥而:同“尔",你,指子路。辟:通“避"。

⑦耰(yōu):播下种子后,用土覆盖上,再用耙将土弄平,使种子深人土里,鸟不能啄,这就叫耰。

⑧怃(wǔ)然:失意的样子。

翻译

长沮和桀溺并肩耕地,孔子从他们那里经过,让子路去打听渡口在哪儿。长沮说:“那个驾车的人是谁?”子路说:“是孔丘。”长沮又问:“是鲁国的孔丘吗?”子路说:“是的。”长沮说:“他应该知道渡口在哪儿。”子路又向桀溺打听,桀溺说:“你是谁?”子路说:“我是仲由。”桀溺说:“是鲁国孔丘的学生吗?”子路回答说:“是的。”桀溺就说:“普天之下到处都像滔滔洪水一样混乱,和谁去改变这种状况呢?况且你与其跟从逃避坏人的人,还不如跟从逃避污浊尘世的人呢。”说完,还是不停地用土覆盖播下去的种子。子路回来告诉了孔子。孔子怅然若失地说:“人是不能和鸟兽合群共处的,我不和世人在一起又能和谁在一起呢?如果天下有道,我就不和你们一起来改变它了。”

评析

这一章反映了孔子关于社会改革的主观愿望和积极的入世思想。儒家不倡导消极避世的做法,这与道家不同。儒家认为,即使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,也要独善其身,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。孔子就是这样一位身体力行者。所以,他感到自己有一种社会责任心,正因为社会动乱、天下无道,他才与自己的弟子们不知辛苦地四处呼吁,为社会改革而努力,这是一种可贵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。

解读

此章亦是隐者对孔子的劝喻,孔子尊敬这些避世隐居、洁身自好的人,同时也说明自己积极入世的理由。最后一段的回答反映了孔子希望天下清平,所以积极入世,及欲拯救斯民于水火的人道主义情怀。

修改时间:2023-02-18 22:58:46
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:http://www.lunyu8.cn/2/wzp/151.html

论语网 - 国学经典《论语》阅读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