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曰:“已矣乎!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。”——【论语·公冶长篇】
子曰:“弟子,入则孝,出则悌,谨而信,泛爱众,而亲仁。行有馀力,则以学文。”——【论语·学而篇】
子曰:“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”——【论语·为政篇】
孔子谓季氏:“八佾舞于庭,是可忍也,孰不可忍也?”——【论语·八佾篇】
子曰:“君子之于天下也,无适也,无莫也,义之与比。”——【论语·里仁篇】
子曰:“已矣乎!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。”——【论语·公冶长篇】
伯牛有疾,子问之,自牖执其手,曰:“亡之,命矣夫!斯人也而有斯疾也!斯人也而有斯疾也!”——【论语·雍也篇】
子钓而不纲,弋不射宿。——【论语·述而篇】
子曰:“笃信好学,守死善道。危邦不人,乱邦不居。天下有道则见,无道则隐。邦有道,贫且贱焉,耻也。邦无道,富且贵焉,耻也。”——【论语·泰伯篇】
子见齐衰者、冕衣裳者与瞽者,见之,虽少,必作;过之,必趋。——【论语·子罕篇】
孔子于乡党,恂恂如也,似不能言者。其在宗庙朝廷,便便言,唯谨尔。——【论语·乡党篇】
柴也愚,参也鲁,师也辟,由也喭。——【论语·先进篇】
司马牛问仁。子曰:“仁者,其言也讱。”曰:“其言也讱,斯谓之仁已乎?”子曰:“为之难,言之得无讱乎?”——【论语·颜渊篇】
子曰:“君子和而不同,小人同而不和。”——【论语·子路篇】
子曰:“其言之不怍,则为之也难。”——【论语·宪问篇】
子曰:“人能弘道,非道弘人。”——【论语·卫灵公篇】
伯牛有疾,子问之,自牖执其手,曰:“亡之,命矣夫!斯人也而有斯疾也!斯人也而有斯疾也!”——【论语·雍也篇】
公山弗扰以费畔,召,子欲往。子路不说,曰:“末之也,已,何必公山氏之之也?”子曰:“夫召我者,而岂徒哉?如有用我者,吾其为东周乎?”——【论语·阳货篇】
长沮、桀溺耦而耕,孔子过之,使子路问津焉。长沮曰:“夫执舆者为谁?” 子路曰:“为孔丘。”曰:“是鲁孔丘与?”曰:“是也。”曰:“是知津矣。”问于桀溺。桀溺曰:“子为谁?”曰:“为仲由”。曰:“是鲁孔丘之徒与?”对曰:“然。”曰:“滔滔者天下皆是也,而谁以易之?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, 岂若从辟世之士哉?”耨而不辍。子路行以告。夫子怃然曰:“鸟兽不可与同群,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?天下有道,丘不与易也。”——【论语·微子篇】
子张曰:“执德不弘,信道不笃,焉能为有?焉能为亡?”——【论语·子张篇】
尧曰:“咨!尔舜。天之历数在尔躬,允执其中。四海困穷,天禄永终。”舜亦以命禹。曰:“予小子履,敢用玄牡,敢昭告于皇皇后帝:有罪不敢赦。帝臣不蔽,简在帝心。朕躬有罪,无以万方;万方有罪,罪在朕躬。”周有大赉,善人是富。“虽有周亲,不如仁人。百姓有过,在予一人。”谨权量,审法度,修废官,四方之政行焉。兴灭国,继绝世,举逸民,天下 之民归心焉。所重:民、食、丧、祭。宽则得众,信则民任焉,敏则有功,公则说。——【论语·尧曰篇】
司马牛问仁。子曰:“仁者,其言也讱。”曰:“其言也讱,斯谓之仁已乎?”子曰:“为之难,言之得无讱乎?”——【论语·颜渊篇】
【译文】粮食不嫌舂得精,鱼和肉不嫌切得细。粮食陈旧和变味了,鱼和肉腐烂了,都不吃。食物的颜色变了,不吃。气味变了,不吃。烹...
》》详细译文【译文】孔子说:“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,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?如果到了四五十岁时还默默无闻,那他就没有什么可以敬畏的了...
》》详细译文【译文】孔子在上朝的时候,(国君还没有到来,)同下大夫说话,温和而快乐的样子;同上大夫说话,正直而公正的样子;国君已经来了,恭敬...
》》详细译文【译文】孔子说:“三个人一起走路,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。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,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,改掉自...
》》详细译文【译文】长沮、桀溺在一起耕种,孔子路过,让子路去寻问渡口在哪里。长沮问子路:“那个拿着缰绳的是谁?”子路说:“是孔丘。”长沮...
》》详细译文【译文】子游问什么是孝,孔子说:“如今所谓的孝,只是说能够赡养父母便足够了。然而,就是犬马都能够得到饲养。如果不存心孝敬父...
》》详细译文【译文】孔子说:“君子以义作为根本,用礼加以推行,用谦逊的语言来表达,用忠诚的态度来完成,这就是君子了。”...
》》详细译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