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曰:“十室之邑,必有忠信如丘者焉,不如丘之好学也。”——【论语·公冶长篇】
曾子曰:“慎终追远,民德归厚矣。”——【论语·学而篇】
子曰:“道之以政,齐之以刑,民免而无耻;道之以德,齐之以礼,有耻且格。”——【论语·为政篇】
或问禘之说。子曰:“不知也,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,其如示诸斯乎!”指其掌。——【论语·八佾篇】
子游曰:“事君数,斯辱矣;朋友数,斯疏矣。”——【论语·里仁篇】
子曰:“十室之邑,必有忠信如丘者焉,不如丘之好学也。”——【论语·公冶长篇】
子谓子夏曰:“女为君子儒!无为小人儒!”——【论语·雍也篇】
子曰:“志于道,据于德,依于仁,游于艺。”——【论语·述而篇】
子曰:“民可使由之,不可使知之。”——【论语·泰伯篇】
子曰:“法语之言,能无从乎?改之为贵。巽与之言,能无说乎?绎之为贵。说而不绎,从而不改,吾未如之何也已矣。”——【论语·子罕篇】
君召使摈,色勃如也,足躩如也。揖所与立,左右手,衣前后,襜如也。趋进,翼如也。宾退,必复命曰:“宾不顾矣。”——【论语·乡党篇】
季子然问:“仲由、冉求可谓大臣与?”子曰:“吾以子为异之问,曾由与求之问。所谓大臣者,以道事君,不可则止。今由与求也,可谓具臣矣。”曰:“然则从之者与?”子曰:“弑父与君,亦不从也。”——【论语·先进篇】
子曰:“听讼,吾犹人也。必也使无讼乎?”——【论语·颜渊篇】
子曰:“其身正,不令而行;其身不正,虽令不从。”——【论语·子路篇】
子曰:“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,未有小人而仁者也。”——【论语·宪问篇】
子曰:“臧文仲其窃位者与!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。”——【论语·卫灵公篇】
子谓子夏曰:“女为君子儒!无为小人儒!”——【论语·雍也篇】
阳货欲见孔子,孔子不见,归孔子豚。孔子时其亡也,而往拜之。遇诸涂。谓孔子曰:“来!予与尔言。”曰:“怀其宝而迷其邦,可谓仁乎?”曰:“不可。”“好从事而亟失时,可谓知乎?”曰:“不可。”“日月逝矣,岁不我与。”孔子曰:“诺。吾将仕矣。”——【论语·阳货篇】
齐人归女乐,季桓子受之,三日不朝,孔子行。——【论语·微子篇】
叔孙武叔毁仲尼。子贡曰:“无以为也!仲尼不可毁也。他人之贤者,丘陵也,犹可逾也;仲尼,日月也,无得而逾焉。人虽欲自绝,其何伤于日月乎?多见其不知量也。”——【论语·子张篇】
尧曰:“咨!尔舜。天之历数在尔躬,允执其中。四海困穷,天禄永终。”舜亦以命禹。曰:“予小子履,敢用玄牡,敢昭告于皇皇后帝:有罪不敢赦。帝臣不蔽,简在帝心。朕躬有罪,无以万方;万方有罪,罪在朕躬。”周有大赉,善人是富。“虽有周亲,不如仁人。百姓有过,在予一人。”谨权量,审法度,修废官,四方之政行焉。兴灭国,继绝世,举逸民,天下 之民归心焉。所重:民、食、丧、祭。宽则得众,信则民任焉,敏则有功,公则说。——【论语·尧曰篇】
子曰:“听讼,吾犹人也。必也使无讼乎?”——【论语·颜渊篇】
【译文】孔子说:“君子以义作为根本,用礼加以推行,用谦逊的语言来表达,用忠诚的态度来完成,这就是君子了。”...
》》详细译文【译文】孔子在上朝的时候,(国君还没有到来,)同下大夫说话,温和而快乐的样子;同上大夫说话,正直而公正的样子;国君已经来了,恭敬...
》》详细译文【译文】长沮、桀溺在一起耕种,孔子路过,让子路去寻问渡口在哪里。长沮问子路:“那个拿着缰绳的是谁?”子路说:“是孔丘。”长沮...
》》详细译文【译文】孔子说:“三个人一起走路,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。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,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,改掉自...
》》详细译文【译文】孔子说:“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,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?如果到了四五十岁时还默默无闻,那他就没有什么可以敬畏的了...
》》详细译文【译文】粮食不嫌舂得精,鱼和肉不嫌切得细。粮食陈旧和变味了,鱼和肉腐烂了,都不吃。食物的颜色变了,不吃。气味变了,不吃。烹...
》》详细译文【译文】子游问什么是孝,孔子说:“如今所谓的孝,只是说能够赡养父母便足够了。然而,就是犬马都能够得到饲养。如果不存心孝敬父...
》》详细译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