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曰:“弟子,入则孝,出则悌,谨而信,泛爱众,而亲仁。行有馀力,则以学文。”——【论语·学而篇】
子曰:“君子周而不比,小人比而不周。”——【论语·为政篇】
王孙贾问曰:“与其媚于奥,宁媚于灶,何谓也?”子曰:“不然。获罪于天,无所祷也。”——【论语·八佾篇】
子曰:“父母在,不远游,游必有方。”——【论语·里仁篇】
季文子三思而后行。子闻之,曰:“再,斯可矣。”——【论语·公冶长篇】
子曰:“中庸之为德也,其至矣乎!民鲜久矣。”——【论语·雍也篇】
子之燕居,申申如也,夭夭如也。——【论语·述而篇】
子曰:“如有周公之才之美,使骄且吝,其馀不足观也已。”——【论语·泰伯篇】
子曰:“三军可夺帅也,匹夫不可夺志也。”——【论语·子罕篇】
朝,与下大夫言,侃侃如也;与上大夫言,誾誾如也。君在,踧踖如也,与与如也。”——【论语·乡党篇】
子畏于匡,颜渊后。子曰:“吾以女为死矣。”曰:“子在,回何敢死?”——【论语·先进篇】
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,曰:“敢问崇德,修慝,辨惑。”子曰:“善哉问!先事后得,非崇德与?攻其恶,无攻人之恶,非修慝与?一朝之忿,忘其身,以及其亲,非惑与?”——【论语·颜渊篇】
子曰:“以不教民战,是谓弃之。”——【论语·子路篇】
子贡曰:“管仲非仁者与?桓公杀公子纠,不能死,又相之。”子曰:“管仲相桓公,霸诸侯,一匡天下,民到于今受其赐。微管仲,吾其被发左衽矣。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,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?”——【论语·宪问篇】
子曰:“过而不改,是谓过矣。”——【论语·卫灵公篇】
子曰:“中庸之为德也,其至矣乎!民鲜久矣。”——【论语·雍也篇】
子贡曰:“君子亦有恶乎!”子曰:“有恶:恶称人之恶者,恶居下流而 上者,恶勇而不礼者,恶果敢而窒者。”曰:“赐也亦有恶乎?”“恶徼以为知者,恶不孙以为勇者,恶讦以为直者。”——【论语·阳货篇】
齐人归女乐,季桓子受之,三日不朝,孔子行。——【论语·微子篇】
曾子曰:“堂堂乎张也,难与并为仁矣。”——【论语·子张篇】
【译文】孔子说:“三个人一起走路,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。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,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,改掉自...
》》详细译文【译文】孔子说:“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,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?如果到了四五十岁时还默默无闻,那他就没有什么可以敬畏的了...
》》详细译文【译文】孔子说:“君子以义作为根本,用礼加以推行,用谦逊的语言来表达,用忠诚的态度来完成,这就是君子了。”...
》》详细译文【译文】粮食不嫌舂得精,鱼和肉不嫌切得细。粮食陈旧和变味了,鱼和肉腐烂了,都不吃。食物的颜色变了,不吃。气味变了,不吃。烹...
》》详细译文【译文】长沮、桀溺在一起耕种,孔子路过,让子路去寻问渡口在哪里。长沮问子路:“那个拿着缰绳的是谁?”子路说:“是孔丘。”长沮...
》》详细译文【译文】孔子在上朝的时候,(国君还没有到来,)同下大夫说话,温和而快乐的样子;同上大夫说话,正直而公正的样子;国君已经来了,恭敬...
》》详细译文【译文】子游问什么是孝,孔子说:“如今所谓的孝,只是说能够赡养父母便足够了。然而,就是犬马都能够得到饲养。如果不存心孝敬父...
》》详细译文